文:Yosuna (Scroll Down for English Version) 茶垢的典故是來自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在1995年向港區政協時所說的一個故事:「宜興有一種紫砂壺,用的時間長了,壺中就會長出茶山,據說長了茶山的壺不放茶葉也有茶味。有位老太太家中有這麼一把用了幾代上百年的老壺,她拿到市場上去賣,要價五錢銀子。一位買主很懂行,一看裡邊是茶山,知道這是難得的好東西,願出價三兩,並說一會兒來拿。老太太心想,這麼一把舊茶壺給這麼多錢,裡邊這麼髒實在不好意思,於是就把茶山給刮淨了。一會兒,買主來拿壺,一看茶山沒有了,掉頭就走,說就是五錢也不要了。」 李瑞環藉此表達,香港的價值所在,正是其殖民歷史之「餘香」。然而這個茶垢的「餘香」成分卻是複雜至極,混合了殖民、父權、傳統與資本主義之元素,造就了香港社會刮又刮不盡,洗又洗不去之「垢」。本文將試圖在香港殖民社會語境下,探討父權與資本主義結謀的二元系統(Dual System)。這種複雜的性別秩序呈現於以上四種體制之間的關係中: a) 殖民主義與父權主義 b) 父權主義與傳統主義 c) 傳統主義與資本主義 由此可見,香港殖民時期以來的性別社會,正如李瑞環所說的一般,是茶垢一部份——見證著自近代西方與東方相交以來,華人社會作為性別社會的變化。在開始之前,我們需要談談一些概念。 性別秩序與性徵(sexualities) 性別秩序(Gender Order)可以定義為在世界範圍內將政權體制的性別制度,和地方社會的性別秩序相互聯繫的關係結構,創造了男性和女性氣質的等級制度(Connell,2002)。 然而,當談到像男性氣質(masculinities)和女性氣質(feminities)這樣的字眼時,我們無可避免要面對此一問題,「為什麼男性氣質和女性氣質之間會有如此大的『差異』? 如果即使在『陽剛』和『陰柔』的總稱下也存在很多性別差異,那我們為什麼要把它們歸納為兩個術語呢? 是什麼讓人們操演(Perform),或者用巴特勒的話來說,「做出(Do)」ta們的性別,從而創造了性別秩序?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種情況,我們應先了解性徵(sexualities)是如何被「創造」的。根據 Connell (2002) 的說法,性別秩序和性徵與資本主義全球化有著密切的聯繫:「在帝國征服、新殖民主義以及當前的世界權力系統、投資、貿易和交...
中大新左學社創立旨在提供討論與學術平台予中大學生交流理論,反思自上世紀六十年代(Long Sixties)激進運動以來的國際新左思潮,以及其於世界各地與香港本地的實踐。作為理論社團,我們將定期出版文章與刊物,邀請各地學者分享交流,並舉行讀書會、研討小組及其他活動。 我們時代的新浪潮蓄勢待發,新左學社尋找自身的歷史使命。為此,我們必須冷靜認知歷史現實、追求「真實的烏托邦」,擺脫當下的既定現實框架,解放可能性,唯有如此,我們化作想象與已知希望 (begriffene Hoffnung)的存在。——這也代表,每一個新時代的左翼都不可能絕望。 New Left Society, CUHK aims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academic discussion for CUHK students to explore New Left theories. we publish essays and journals, invite schola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discuss and share thou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