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十月革命講座】





世界陷於一片戰火之際,我們只能當那被捲入的「受害者」嗎?


面對這一生存的問題,就要決志回答:民眾要成為主權者才能改變這一命運,才能貫徹始終地彰顯和平與公義、才能斬斷那仇恨和侵略的鎖鏈。我們反對社會達爾文主義,因為只有解放的達爾文主義才是真正的達爾文:適者生存,行天道者也。這就意味著全世界、全社會各方面,都要實現徹底的民主自治組織,受壓迫者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不再需要依附於達官貴人。從這個意義來說,我們今天仍然急需重新解讀和回顧爭取「和平、土地與麵包」的十月革命,從絕望的戰爭狀態之中找到出路。


十月革命這一複雜而富爭議性的歷史事件,早已有許多不同的定性和論述,而重新解讀的意義不是在於要建立「歷史真相」:歷史不能被定下理性、客觀的「真相」,這只是後來者「故作清高」而虛偽的旁觀姿態而已。歷史作為一種「道德」,首先要求我們作為人本身,意識到過去和當下從不斷裂,並抱持著人的共同願望去叩問,去創造我們當今的歷史。


抱著這一願望,新左學社在這次講座邀請到了蘇俄文學學者、《先知三部曲》譯者施用勤先生來解讀十月革命的歷史問題:一戰是國家之間的利益之爭,還是世界資本主義的產物?十月革命是密謀政變還是拒絕妥協的起義?奪取政權的意思只是更換統治者嗎?怎樣的民主制才能讓民眾為自己發聲?十月革命是俄國歷史獨有的產物,還是世界革命重要一環?


講座詳情如下:

日期:11月18號

時間:14:00-16:00pm

地點:Zoom

報名填寫表格按此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中大新左學社簡介 Introducing New Left Society, CUHK

文化與高級文化:摧毀還是創造?Culture and high culture: destruction or creation?

問世間情是何物——解放愛情的倫理

元始,女性是太陽——讀《女性、反抗與革命》In the Beginning, Woman Was the Sun— Reading Sheila Rowbotham’s Women, Resistance, and Revolution

「屈辱」與「榮光」之間:七一前言

The Roar and Hope of Tears in the Indian Ocean——Interview with Sri Lankan Activist Aruni Samarakoon

性別理論(Gender theories)作為一種意識形態 Gender Theories as an Ideology

女權主義先驅亞歷山卓·柯倫泰 (Alexandra Kollantai)

論再生產勞動的政治經濟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productive lab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