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新左學人講座:中國共產主義與民主——陳獨秀與毛澤東眼中的兩場五四運動】


五四的時代性不單在於其帶來的文化啟蒙,或愛國主義的福音。 作為中國民主歷史的里程碑,五四運動見證著中國在憲政主義、自由主義、共和主義的民主實踐中尋求自身的命運時,卻在高呼「民族自決」的巴黎和會中得到了令人失望回應——中國的民主訴求需要另一條出路。與此同時,蘇聯十月革命展現一種新的民主模型,以世界社會主義聯邦超越了民族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想象,進一步激進化當時的知識份子。

陳獨秀便為當中的代表人物,其人生可謂濃縮了中國尋找現代性的過程;從儒學到醉心西方思想,再轉向馬克思主義,最後成為托洛斯基主義者,儘管歷經轉折,但民主仍作為其思想的根基,不可動搖。他眼中的五四,是未完成的民主革命中的 一個重要座標,而與之詮譯相對照的,是以五四為其「新民主主義」辯護的毛澤東。這兩位中國共產主義領導人,如何在革命浪潮中重塑五四的歷史意義與政治指向?他們關於五四的論述,將帶領中國前哪一種未來?新左學社邀請了英國著名漢學家班國瑞,講述陳獨秀與毛澤東眼中的兩場五四運動,和他們在中國的 社會主義民主實踐。

|活動詳情:
講座日期及時間:2022 年 5 月 14 日 (六)7 pm - 9 pm
講者:英國威爾士卡迪夫大學歷史系教授班國瑞
場地:Zoom
名額:30 位
報名方法:報名表格

 ︳推薦閱讀

《Chinese Communism and Democracy》Gregor Benton
《毛澤東思想論稿》王凡西
《無產階級與民主主義》陳獨秀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中大新左學社簡介 Introducing New Left Society, CUHK

文化與高級文化:摧毀還是創造?Culture and high culture: destruction or creation?

問世間情是何物——解放愛情的倫理

元始,女性是太陽——讀《女性、反抗與革命》In the Beginning, Woman Was the Sun— Reading Sheila Rowbotham’s Women, Resistance, and Revolution

「屈辱」與「榮光」之間:七一前言

The Roar and Hope of Tears in the Indian Ocean——Interview with Sri Lankan Activist Aruni Samarakoon

性別理論(Gender theories)作為一種意識形態 Gender Theories as an Ideology

女權主義先驅亞歷山卓·柯倫泰 (Alexandra Kollantai)

論再生產勞動的政治經濟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productive lab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