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誕辰一百三十年|王璞讀《本雅明傳》 「……我多元的信念所代表的那個矛盾而流動的整體」——二十世紀猶太裔德國批評家、理論家和文人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0)曾如此形容自己的思想生活。他的多樣作品、不幸經歷以及遲來的聲名,不論在英語世界還是中文世界,都仍然散發出近乎奧義般的吸引力。2014年夏天,最初接到翻譯Walter Benjamin: A Critical Life的邀請時,我一口答應,幾乎不假思索。這部傳記,「英語中第一部完整的」本雅明傳,出自霍華德·艾蘭(Howard Eiland)和邁克爾·W. 詹寧斯(Michael W. Jennings)的「四手聯彈」。我上大學在圖書館亂翻瓦爾特·本雅明著作英譯本時,已經注意到這兩位本雅明專家的名字。艾蘭曾長期擔任麻省理工學院的文學講師;詹甯斯則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德語系教授。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在編輯琳賽水(Lindsay Waters)的強力推動下,哈佛大學出版社成為本雅明著作英語譯介的重鎮,這兩位學者的努力和配合貫穿於哈佛社版四卷本《瓦爾特·本雅明文選》(Walter Benjamin: Selected Writings)的編譯工作。從1996年至2003年,這套選集終於出齊,時至今日仍是英語世界對本雅明作品的一份相對完備的呈現。同時,艾蘭也是本雅明遺稿《拱廊街計畫》(The Arcades Project)和專題選集《現代生活的作家——論波德賴爾》(The Writer of Modern Life: Essays on Charles Baudelaire)的英譯者之一。而詹甯斯不僅編輯了《現代生活的作家》,還是《可技術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及其他討論媒介的文字》(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Its Technological Reproducibility, and Other Writings on Media)的編者之一。這些譯本也都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在本世紀第一個十年陸續推出。可以說,2014年哈佛社版《本雅明傳》是這一長期全面介紹本雅明遺產的項目的收官之作,甚至有集大成的意味。 說回自己,高中時第一次見到「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張旭東、魏文生譯)這一書名,我真有觸電之感。但即便我和其他文藝青年、文科同學一道早早在腦海中印下了本雅明的形象,每次...
中大新左學社創立旨在提供討論與學術平台予中大學生交流理論,反思自上世紀六十年代(Long Sixties)激進運動以來的國際新左思潮,以及其於世界各地與香港本地的實踐。作為理論社團,我們將定期出版文章與刊物,邀請各地學者分享交流,並舉行讀書會、研討小組及其他活動。 我們時代的新浪潮蓄勢待發,新左學社尋找自身的歷史使命。為此,我們必須冷靜認知歷史現實、追求「真實的烏托邦」,擺脫當下的既定現實框架,解放可能性,唯有如此,我們化作想象與已知希望 (begriffene Hoffnung)的存在。——這也代表,每一個新時代的左翼都不可能絕望。 New Left Society, CUHK aims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academic discussion for CUHK students to explore New Left theories. we publish essays and journals, invite schola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discuss and share thoughts.